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技术现状 技术的发展为航空零部件制造带来更高精度与质量【组图】

日期:2025-11-13 05:28:50 作者: 欧宝网页版-动态

  锻铸工艺是航空零部件生产的主要工艺。锻铸是传统的,也是最基础的金属成形工艺。锻铸工艺是工业化的基石,也是高端技术产品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航空航天领域,从通用零部件到专用零部件,锻铸工艺贯穿整个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的全部过程。锻造工艺性能好,用于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但结构复杂性要求相对不高的零件。锻压是利用锻压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造可大致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也可根据成形机理,分为自由锻、模锻、碾环和特殊锻造等。对结构较为复杂的零部件,不适合采用锻造工艺。铸造工艺适用性和应用场景范围广,能够适用于具备复杂结构及内腔的零部件。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零件及毛坯的方法。通过铸造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尤其是具有复杂腔体的毛坯。

  航空零部件核心技术包括整体叶盘制造技术、切削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发动机机匣制造技术、热障涂层技术、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技术等。

  飞机结构制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造平台、利用给定的加工工艺和工艺文件,将材料加工成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的飞机结构或零件,在此过程中无损害检验测试能确保每道工序的制造质量契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结构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超标缺陷,不让前一道制造工序产生的缺陷带到后一道制造工序。无损检测为航空零部件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热处理工艺一般来说包括加热、保温、冷却等工序。由于航空零部件加工材料主要为金属材料,材料自身会存在一定的内应力,通过机械加工后材料内应力加大,当内应力突破界限时,零部件会产生裂纹,导致产品质量上的问题。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质量上的问题,一般会对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达到消除内应力的目的。热表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航空零部件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绝缘性、耐热性等性能。

  未来,航空零部件技术正朝着多元方向创新发展。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聚焦高效与低成本,超高温复合材料构件的关键制造技术持续突破。轻金属构件制造趋向大型化、整体化结构。同时,以高能束流加工、特种焊接为代表的新工艺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推动航空零部件制造在性能、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实现全方面提升,满足航空领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更高需求。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首发安全分级体系,第四阶段安全要求全面超越“新国标”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线亿元 空港文旅区推介会在成都双流举办

  《明日方舟:终末地》制作人访谈:面面俱到/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明日方舟:终末地》制作人访谈:面面俱到 旌影 2025-11-1...

  202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