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科技领域,2024年是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随着5G和千兆光网的规模化建设逐渐步入尾声,客户的真实需求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满足。但与此同时,许多新技术的推广进展却未达到预期。基础技术理论的突破任旧存在瓶颈,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力量显得有些不足。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AI)作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正为信息通信业带来重大的新机遇。在云计算及边缘计算的迅猛发展下,AI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后端,更向终端侧延伸,推动着通信能力的全面提升。新的技术突破与网络质量的提升,预示着信息通信业即将迎来“空天地”一体化的新时代。
近年来,AI的焦点大多分布在在大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尚在深化之中,而如今,这一热度渐渐向应用落地转移。AI终端、AI APP、AIAgent、以及具身智能等新型应用正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预计2025年端侧AI应用将迎来爆发期。这种颠覆式创新的出现,将重新塑造信息通信行业的面貌。尤其是在消费端,5G新通线G消息等新型业务也正在快速拥抱AI,AI助理与AI客服等新兴业务势必将应运而生。
随着端侧AI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信息通信行业将面临多重变化。一方面,将推动边缘计算和端计算的崛起,增大通信流量,提升智能体间的通信需求。如何满足AI嵌入要求,实现数据处理的灵活入云和入算,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不仅仅是在无线技术的应用方面,AI对有线通信业的影响同样显著,尤其是在光通信领域。AI大模型的训练需要极高的算力,而超高速率(如800G、1.6T)的光通信则为其提供了必要支持。这种需求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包括SerDes、硅光、光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干光、CPO/NPO/LPO以及空芯光纤等光通信技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
随着大模型参数的急剧增长,算卡集群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从千卡数量急速提升至万卡和十万卡。目前,传统的单一数据中心已经没办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多个异地数据中心的建设,形成一个更为强大和高效的算卡集群。数据中心互联(DCI)相关的长距离光通信市场也将借此机遇而快速地发展。目前,国内骨干网在400G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1.6T的相关解决方案也在加紧研发,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网络与AI之间的相互赋能成为新常态。基础电信企业和设备企业正在积极探索,通过AI来提升现有的通信技术,实现无线资源的智能管理、网络规划的优化、业务分析的预测,以及故障排查的智能化。目前,业界已然浮现多个AI赋能网络的成功案例,这为网络性能提升、运维简化以及效率成本削减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行业领跑者们甚至开发了通信大模型和网络智能体,这将极大提升基础电信企业的网络管控能力。
展望2025年,随网络智能化的普及,网络的自治将逐步迈入更高的阶段。与此同时,业界对于未来网络的需求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围绕“IPv6+”的新一代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目标在于全方面提升互联网底层技术。新质互联网将AI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联算、联智、联数和联空四大新场景,实现行业的全面升级。
在光纤宽带领域,50GPON(无源光网络)仍处于小范围商用阶段,未来将面临客户的真实需求和产业链成熟度的挑战。预计在2025年,50GPON将实现大规模商用,特别是在园区网络和B端市场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而在移动网络领域,5G与5G-A的网络性能提升将深度赋能工业制造及车联网等对性能要求高的行业场景,为数字转型带来了新机遇,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也将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交融。
物联网领域的技术路线的兴起令成本成为争夺市场的重要的条件。RedCap作为5G的“青春版”,行业热切期望其能够掀起新的市场浪潮,成本有望下降至百元以下,未来将为各大公司能够带来更加广阔的机遇,推动广域连片覆盖,为智能安防、垃圾清运等场景提供支持。
为了提升网络质量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信息通信行业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主管部门通过“信号升格”等多项措施,増强地铁、车站与机场等关键位置的信号质量。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也在实施高端用户网络保障服务,以达到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在传统应用领域之外,信息通信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低空经济产业的崛起使得通感一体技术慢慢的变成为焦点。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将通信网络的功能拓展,不但可以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探测,还能够涵盖各种运输工具以及基础设施的状态监测。在这一背景下,业界提出了“四张网”的概念,努力为市场应用场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通感一体技术融合通信和雷达功能,尽管面临不少技术挑战,但同时也是重要的机遇,同时将推动“泛在通信”概念的发展,使通信性能更卓越,覆盖范围愈发广泛。在高空领域,地空通信(ATG)的布局也正快速进行中。基础电信企业正推动飞机的改造与认证,并在重要航线上加快ATG基站的设立,预计2025年会有更多新进展。
此外,卫星通信领域,特别是高通量卫星和低轨道星链也仍就保持着热度。过去一年,卫星通信的一个亮点是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的推出,许多企业慢慢的开始搭建相关业务。近期,中国星网正式开展了布星计划,未来的前景更是令人期待。卫星通信已不单单是应急通信的工具,更将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系统,实现更广泛的覆盖。
展望未来,量子通信、语义通信、智能超表面等技术也同样需要我们来关注,虽然其成熟度尚需时间的检验,但为通信行业带来的新机遇不可忽视。2025年,通信行业必将继续前行,抓住AI等机遇,拓展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前景无限。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